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组成、组织和性能研究


发布时间:

2022-12-22

电工钢亦称硅钢片,其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冷轧电工钢包含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用作大中型电机、发电机以及家用电机和微电机、镇流器和小型变压器等的铁芯。

  电工钢亦称硅钢片,其发展有一百多年的历史,冷轧电工钢包含取向电工钢和无取向电工钢,无取向电工钢用作大中型电机、发电机以及家用电机和微电机、镇流器和小型变压器等的铁芯。主要磁性能要求是低总损耗和高磁极化强度。低总损失可以节省大量电力,延长电机运行时间。高磁极化强度意味着磁化能力强,铁芯的电流降低,低于总损失和铜损失。总损失和磁极化强度不仅与化学成分有关,还与内部组织有关。为了更好地了解无取向电工钢的特点,更好地指导生产,提高产品质量。


无取向电工钢


  冷轧无取向电工钢的组成

  无取向电工钢等级与W600、W800、W1300有关,钢板厚度均为0.5毫米。三种化学成分的统计平均值见表1.电工都是超低碳无取向电工,三种成分的主要区别是硅和铝含量不同。

  在无取向电工钢中,硅具有提高电阻率和减少总损失的作用,但是非磁性元素,降低饱和磁化强度,不利于自身。与此同时,含量过高会使钢变脆,造成冷加工困难,因此一般冷轧电工硅含量的上限在3.0%左右。铝的作用类似于硅。对伽玛相面积大、晶粒粗糙、电阻率提高、磁各向异性降低、总损失减少、磁极化强度降低、钢的强度和硬度的影响不如硅明显。硅和铝都通过控制晶粒大小或组织来控制无取向电工钢的力学和磁性。

  随着电机高速化和小型化的发展,对无取向电工钢的性能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高频下低铁损耗和高磁感强度等)。无取向电工钢是碳极低的硅软磁合金,是电力、电子和军事工业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材料。据统计,2000年全世界电工的总产量为671.4万吨,到2005年超过800万吨。国内市场的消费量已经远远超过了300万吨。其中无取向电工钢是在旋转磁场中工作的电机和发电机转子的铁芯材料,要求良好的磁性和工艺性能。

  无取向电工钢的硬度变化趋势与抗拉强度的变化趋势是一致的,硬度反映了钢的冲片性能。硅含量越高,钢的硬度越大,冲片性降低,但钢的硬度过低,冲片的毛刺增大,冲片尺寸不精确。冲片性能良好的钢,其合适的硬度为130HV~180HV。